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华新幼儿园
孩子是生来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对孩子来说,
他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陈鹤琴
为了更好地落实“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夯实户外两小时课程建设,2023年4月7日,华新幼儿园开展“玩吧,到花园里去”——“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下,青浦区幼儿园每日两小时户外活动实施优化的行动研究专题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青浦教师进修学院幼教段教研负责人施为萍老师主持,邀请了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晓静、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部主任陆静、教育局托幼办主任蔡丹艳、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莉莉、教研员、“幼儿发展优先”项目组成员单位园长、青浦区各幼儿园业务园长、区高研班成员以及区59号种子计划团队成员等共同参与。
一场“真游戏”的邂逅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更是儿童生命力的最佳体现,在自然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更加放松、平和、纯净。华新幼儿园将户外活动作为保教质量的“生长点”,倾听儿童的户外活动愿望,打破路径,盘活资源,真正地“把户外还给儿童”。
老师们走近游戏,聚焦儿童,观察他们的游戏行为,倾听他们的语言对话,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游戏的精彩瞬间吧!
一次“零距离”的交流
数字赋能,回顾游戏开展路径
活动伊始,一段精彩的数字故事带着老师们一起走近华新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游戏,也让现场的老师们跟着镜头一起回顾了华幼将户外场转变为游戏场的全过程,在倾听幼儿、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幼儿发展优先”理念的落地。
理念支撑,梳理专题实践脉络
高质量的户外活动离不开高质量的户外环境和资源,如何盘活园内外户外活动资源?如何让每个角落都能成为幼儿的游戏场?华新幼儿园园长吴亚芳老师从顶层设计出发,立足环境资源的优化,向大家娓娓道来幼儿园的改造历程。
教师是课程的践行者,如何将“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内化,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课程观,让户外两小时开展得更有意义?华新幼儿园曹姗姗老师聚焦专题研修,立足以“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下,幼儿园低结构活动实践研究为专题引领的户外游戏研修,在大组研修与小组教研的滚动推进中实现从“好玩”到“玩好”的不断实践。
过程中,三位教师聚焦游戏现场,分享了自己班级幼儿在户外游戏过程中的游戏故事,站在背后的观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理解和发现幼儿,在“一对一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不一样的幼儿。
项目引领,寻味户外生长价值
随后,幼儿发展优先项目组领衔、崧润幼儿园园长李韵老师分享了《玩吧,呵护童年的味道——青浦区户外两小时活动项目》,向在场的老师们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展望。
一段“身临其境”的感悟
专家点评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部主任陆静老师做专家点评,陆老师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讲述分享了在游戏现场中她的“看见”:
看到了游戏中幼儿的生动、投入、满足、释放和深度体验;看到了孩子与自然的充分接触;看到了孩子的更多可能性被激发;看到了幼儿园课程及资源最大限度对幼儿的支持,不仅倾听幼儿的想法,也让家长走进课程。
同时,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思考户外环境材料的进一步使用;辨析游戏中正在发生的学习;探究游戏中的问题使其成为一日活动及课程实施的依据及来源。
领导讲话
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晓静为本次活动做最后总结,充分肯定教研室、项目组和华新幼儿在“户外两小时”研究中迈出了扎实、稳健的第一步!为“办好家门口高质量优质园”注入了坚定的信心与力量!同时,提出两个“核心意识”——“儿童视角”和“游戏精神”。
最后,基于全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三个“期望”:
区域层面,持续深入的项目研究,让游戏从“玩”到“玩+”发展,玩出无限可能;
学校层面,深入游戏现场,不断提高游戏领导力,让游戏和课程成为双向奔赴;
教师层面,努力做一名会观察、会反思、有热情的老师。
华新幼儿园将坚守初心、不懈探索,支持幼儿“玩吧,到花园里去”,在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的连接中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为可持续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