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3 来源:华新幼儿园
探索,来源于孩子的发现
连续的阴雨天后,幼儿园的草地上长出了一朵朵白白的菌菇。午后散步时,孩子们围着这些菌菇热烈的讨论着:“这是蘑菇吗?好可爱啊!”“这不是蘑菇,有点不一样。”“我觉的一样的,我们采回去带回家吃吧。”孩子们一人采摘了一朵菌菇带回了教室还在进行着积极的观察和讨论。这时我说道:“孩子们,你们这个菌菇带回家先不要着急的吃,先去查查看,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可以吃吗?”第二天孩子们带着他们的答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我知道这个菌菇叫鸡腿菇,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对的,妈妈说这个菌菇是可以吃的,是野生的。”由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我们班多了几个白白的,黑黑的“小柱子”。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目标中提到:关心周围与我们一起生活的花草树木。了解一些种植植物的新方法。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了解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菌菇包的种植有别于绿色蔬菜的种植,也和水培土豆、紫薯等不同。通过种植菌菇,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种植乐趣。
老师的注意:
小柱子长出小菌菇
“哇!这什么呀?”一早,一涵发现了自然角中多了几个白白的,黑黑的“小柱子”。
舒涵说:“这个不会是积木吧?”说着她还伸手摸了一下。“呀!是湿的。”
“这是什么呀?”“怎么那个奇怪啊?”“哪来的啊?昨天还没有呢~”你们在自然角中兴奋的谈论着。
“这叫菌菇包,就是长菌菇的。”我忍不住解释道。
“老师,菌菇是什么?是蘑菇吗?”小雨问到。
“老师,这个硬硬的小柱子又不是泥土,怎么可能长出蘑菇呢?”洋洋也着急的问道。
“看来你们有很多问题奥,但是我想卖个关子,我先不揭晓答案,你们今天可以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菌菇都有哪些?菌菇怎么才能长出呢?”我说道。
这一天你们围绕着这几个小柱子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恨不得立刻回去跟爸爸妈妈查找你们想要的答案。“我猜肯定是要浇水晒太阳的。”“也要给它施肥。”“它长出的是蘑菇。”“是香菇,香菇也是的。”你们把你们的猜想画了下来。
第二天你们带来了菌菇调查表,迫不及待的要分享你们昨晚查到的答案。
“菌菇有蘑菇,香菇,平菇,杏鲍菇,白玉菇。”元元得意的扬着眉说。
轩轩一本正经的说道:“不是所有的菌菇都可以吃的,有的是有毒的,你看我这个菌菇是蓝色的,颜色鲜艳的菌菇一般都有毒。”
“那我们要怎么照顾菌菇让它们长大呢?”我问道。
“需要好多好多水,要每天给菌菇喷喷水,一天要喷2次。”欣妍说到。
婉瑜接上去说:“而且菌菇不能晒太阳,它喜欢黑黑的地方。”
“那谁来照顾这些菌菇,给它们每天喷水?”我又问道。
熙昱举手说到:“我们每天都有值日生,让值日生照顾。”
我点头说道:“嗯,这个方法不错,不过你们之前说它喜欢黑黑的环境,看来现在它的家不行,太亮了,我们怎么办呢?”
“老师我们一起给它们做一个黑黑的家吧。”梓欣兴奋的说。
在你们的提议下,班级中多了3幢不同的房子,暗房,暖房,湿房,菌菇分别住进了这3幢房子。我们还把找到的资料贴到墙上和其他小伙伴分享。你们也自主的分了工作,每天的值日生给菌菇换湿毛巾,喷水,并且记录下菌菇的生长过程。你们期待着菌菇快快长出来。
菌菇大不同
一个星期后,菌菇在你们的照顾下,渐渐的冒了出来,可把你们给兴奋坏了。
“老师老师,那个像小刺猬一样,小小的,白白的是菌菇吗?”彦博开心的手舞足蹈向我来报告。
这句话在班级了引起了其他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一窝哄全去看菌菇。“好可爱啊!”“好奇怪啊!”“这个一点也不像蘑菇的嘛。”“可能还没长大吧。”“你们看,湿房里的菌菇没有长大。”“暗房里的菌菇长大了。”
之后的每一天,你们在照顾菌菇的时候还用不同的尺子量一量每天菌菇长大了多少。比一比3幢不同的房子里的菌菇有什么不同。你们发现果然,菌菇喜欢潮湿昏暗的环境。
一天婉瑜凑到我的身边神秘的跟我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你知道吗?菌菇小的时候和长大后是不一样的。”说着你还拿出你记录下来的秘密。“老师,这个菌菇小的时候小小的,它的帽子是圆圆的,颜色是灰色的。长到里就变成像扇子一样了,而且连颜色都变了,变成白色的了,太神奇了。”
“哇,你这个秘密不得了,菌菇竟然在长大的时候有这么大的变化。那等等你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分享过程中,因为婉瑜的分享,引起了其他孩子们的共鸣。瑞瑞说:“我还发现菌菇们的颜色都不一样,平菇是白色的,杏鲍菇的帽子是灰色的,还有还有香菇有点黑黑的咖啡色。”宇杰说;“杏鲍菇一开始小小的,但是现在长得好大,好粗。它的帽子一开始小小的,圆圆的,现在想一顶小伞了呢。”
“除了这些颜色不同,菌菇长大了不同,还有吗?”我问道:“还可以去观察观察奥~”
过了几天,你们兴奋的说:“老师我们终于发现了,菌菇身上一一条一条的,藏在帽子的后面。”“对对对,杏鲍菇的一条一条一点点,香菇可多了,最对的是平菇像小扇子一样。”我解释道:“这些是菌菇的纹理,你们的小眼睛真的是亮。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奥~”
美味的菌菇
在你们的精心照顾下,菌菇越长越大,我们一起把菌菇采摘下来,带回家洗一洗,切一切,做了一道道美味的菌菇美食。第二天你们还分享了昨天尝了的美味。
这时,天天在那里小声的说:“老师,为什么我家的菌菇不一样啊。昨天爷爷拿出来的香菇是干的,但是很香。爷爷还在水里泡了香菇,等香菇泡软了才煮的。”
“哇!出现了不同的菌菇,有人知道天天说的干干的菌菇是什么吗?”我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们家好像也有的。”“我家也有。”
“那你们今天回家找找有没有类似的菌菇,可以查找一下,这个菌菇为什么和我们种的菌菇有点不同呢?”我说道。
第二天孩子们带了很多菌菇干,有姬松茸干,竹荪干,虫草花,牛肝菌,鸡油黄,香菇等。
“为什么菌菇要变的干干的呢?”我问道。
婧婧说:“因为菌菇很快就要坏掉的,把它变得干干的菌菇干就不会坏掉了。”
谦谦说:“然后我们要烧菜的时候把它泡软就好了。”
“那干菌菇和湿的菌菇有什么不同吗?”我又问道。
我提供了一些一次性杯子,你们拿着干香菇和湿的香菇在对比,并记录着它们的区别。你们还把香菇干泡在水里,发现水变得黄黄的,味道变得香香的,香菇变软了。
我们的识别:
一次雨后的偶遇,孩子们在草地上发现了一朵朵可爱的菌菇。由此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自主自发的热烈讨论着菌菇是否可以食用,叫什么名字。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创设了一个菌菇朵朵开环境,班级中多了几个菌菇包,孩子们围绕着菌菇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在当下并没有解答孩子们的疑问,而是让孩子们带着他们的疑问和兴趣回家查找资料,收集资料,孩子们大方的分享自己所找到的答案。这些寻找到的答案就如挖到的宝藏一样。可以发现他们一开始不了解菌菇,对于菌菇的经验只停留在食用上,觉得好吃或不好吃。通过收集资料,孩子们认识到,香菇,蘑菇,平菇等都是菌菇。哪些菌菇可以食用,哪些菌菇有毒不能食用。在查找资料时他们还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了解到菌菇的生长环境需要潮湿和昏暗。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幢黑黑的湿湿的房子。我们又做了暖房和湿房,让孩子们通过观察3个不同房子里的菌菇生长过程,发现菌菇生长的不同,和验证他们的猜测。
种植菌菇和种植其他蔬菜是不一样的。菌菇不是长的泥土里的,它不需要晒太阳,它需要很多水。在种植前,教师找了不同种植菌菇的方法。孩子们得知发现有的菌菇包需要一直喷水,有的菌菇包需要架在盆子上,下面加上水。有的菌菇包长得很快,如平菇和姬菇。有的菌菇包长得很慢,如茶树菇和香菇。通过观察,他们更是发现有的菌菇小时候后长大后非常的不一样。这个时候我提供了记录纸让他们记录下来。在我的引导下:“这些菌菇还有什么不一样呢?”孩子们发现菌菇的颜色不同,有白的,深咖啡色和浅咖啡色,还有粉红色的菌菇。发现菌菇身上有纹理,有的多,有的少这些孩子们也一一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也发现绘画的记录比较麻烦,也不直观。
在我们的照顾下,菌菇长大了。我们开始采摘菌菇。并且带回家烹饪。自己种植的菌菇,自己洗。自己切,自己配菜。在烹饪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了新事物,那就是菌菇干。引发的新问题,我依然抛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们也解答了自己的新发现。发现新问题,找到答案,更加要探究新问题。我提供了杯子,孩子们通过闻,泡发,看发现菌菇干和新鲜菌菇的不同。
我们的回应
“菌菇朵朵开”来源于孩子从生活中的发现和兴趣,孩子们通过查找菌菇的信息,种植菌菇,参与了它的成长,发现菌菇的秘密,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目标中提到:关心周围与我们一起生活的花草树木。了解一些种植植物的新方法。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了解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我们的活动源于孩子,孩子们的问题是自主自发的,孩子们的答案是自己查找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进行了一定引导和问题的启发。没有过多的去干预孩子们的做法和想法。除了让孩子们回去用书籍或者电脑查找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让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菌菇,如路边,公园里,小区里等。采摘下来带到教室中与同伴分享。可以把孩子们的发现录成视频,制作成二维码,孩子们可以扫二维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发现。在记录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了记录的方法和材料。但这样的记录是单一的,教师可以提供相机,录音笔等。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发现用相机照下来,投放到电视机上,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探究。用录音笔把自己的想法录下来,下一个孩子可以听一听上一个孩子的想法。
泡发菌菇活动中幼儿沉浸在泡发,滴水管的操作过程。但这只停留在“操作”,怎样可以把这种“操作”变为“探究”?在环境中,我们可以提供几个对比实验的器皿,孩子们可以对比观察干和泡发后的菌菇的不同,并在周围提供一些观察工具。我们还可以自己制作菌菇干,让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菌菇变干时发生的变化。
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对于在菌菇朵朵开这个内容中,孩子们了解到很多关于菌菇的信息,如种植,观察记录,烹饪食用。围绕最后一个主题目标,我们还可以继续引发幼儿去探究一些食用菌菇和药用菌菇等,再将探究回归到生活。
通过提供的烘干机,孩子们制作菌菇干。孩子们还提出不用烘干机用太阳晒可以吗?
我们的菌菇采摘后为什么不能再生长了?怎么样让它再长出来呢?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孩子们的发现还在继续,他们的探究还在发现……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