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1 来源:华新幼儿园
2024年6月11日,青浦区第七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三个计划”团队课堂教学与学术交流展示活动(吴雅萍“种子计划”团队专场)在华新幼儿园举行,活动主题为“赋能儿童经验的生长”。
本次活动邀请了杨浦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高慧军老师、华新幼儿园园长吴亚芳老师、新霞幼儿园园长戴惠琴老师,吴雅萍“种子计划”团队成员、成员校骨干教师代表,华新、之华、新霞、新华幼儿园教师,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种子计划主持人吴雅萍老师以《持续深研 赋能生长》为题进行项目交流,吴老师首先梳理了项目研究路径,同时基于园本实践、研究展示、辐射引领三个方面回顾了前阶段的研究历程,并以详细的案例分析与解读阐述了项目深化路径。
随后,老师们来到现场,观摩华新幼儿园儿童工作坊暨工作坊嘉年华活动,“光影小屋”“探秘百草园”“达人秀”……现场一个个精彩的工作坊故事层出不穷、趣味横生。
凤雅幼儿园黄瑞华老师分享《看见每一个·对话每一个——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下“戏剧坊”活动的再思考》,基于戏剧坊活动路径进行了梳理和提炼,我就现阶段研究的困惑和问题阐述了下阶段可调整的实施方向。
徐泾幼儿园高洁老师分享《经验建构与意义追寻:幼儿园工作坊活动的实践探索》,立足自然坊的前期实践,聚焦坊内的问题生发与实践探究进行思考与分享。
之华幼儿园钱春妹老师执教大班活动《神奇浇灌器》。活动基于幼儿经验生长的连续性,链接前期“自然坊”和“华植园”的探究经验。活动中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在合作计划和落实计划的过程中制作合适的浇灌器。
徐泾第二幼儿园邵鹂妮老师组织公开教研活动,引领团队成员聚焦《神奇浇灌器》开展重点观察,围绕研讨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小组成员基于分组观察进行讨论和分享。邵老师基于幼儿经验生长的路径,从经验初构-经验支架-经验转换进行了策略的梳理。
杨浦区教育学院高慧军老师基于寻、思、行三个方面进行了专家点评。
寻——寻找实施高低结构转换的价值点,寻找活动与真实生活的链接,寻找活动与幼儿兴趣动机的连接,寻找活动与低结构活动经验的连接。
思——思考高低结构活动转换的时机,关注幼儿经验生长的“节律”,更自然的和真实生活产生关联。
行——高低结构活动转换的开展,关注个体经验的集合,在计划—制作—交流的过程中链接坊和学,对计划有充分的回应、解读和表达,让儿童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产生长远的影响。
玩学合一,赋能儿童经验的生长。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不断提升团队理论引领实践的能力和水平。